首先应搞明白为什么要修剪月季。
众所周知,只有新枝才会开花。而枯枝,病枝,盲枝等会消耗大量养分。
一.基本修剪
1枯枝:在无法光合作用下产生,直接剪除,若是病害导致枯枝需剪至正常枝条1cm以上,并喷除菌药。
2病枝:产生病虫害的枝条,在不备药且病虫害只在局部的情况下修剪。
3交叉枝条:枝条交叉,势必影响重叠,会影响下端的光合作用,不剪也会是弱枝,难易壮枝,难以有大的花朵。
4内向枝条:同上。
5盲枝:由于高温、低温、少光照、供水不足等等原因造成,通常在夏冬,是不惧开花能力。
6弱枝:通常是因为芽点过多或者因少光照等原因造成。
7疏花:花朵过多会导致花小、垂头、营养消耗过多等现象。
8剪残花:不剪残花易结果,果实所需营养太多,需剪。
9抹芽:瘦弱枝条孕育枝条甚至主枝产生过多枝条也是无意义的,极有可能枝条无法开花却占据极大营养。
为什么修剪(冬剪)
1群开:
很多人想着月季开成球,像满天星那样,那么需要在剪除病弱枝的前提下进行中剪、重剪来保持株型,呈现一个圆弧。当然在来年春抽笋时,为了保持株型也需要剪掉一部分笋枝。而根据枝条的粗细可控住剩余多少主枝,剩余多少芽点,计算有多少花朵来年春绽开。不过这也会降低月季的连续开花性,消耗过多养分,同样会产生多一些的弱枝。
1).强剪是在气温最高5度以下且连续一周后,月季开始冬眠(顶端叶子变红,也有说法是霜降)。
2).月季只会在顶端开花,所以不能像满天星那样打顶促枝促花,等新枝开花需要极长时间,且顶端的芽点极难孕育出优质花朵。
3).强剪时要多观察芽点,应剪在芽点朝外侧,尤其是斜上方为佳,会产生更好的群开性。
2连续开花性:
连续开花与群开尤其在盆栽上是有一定矛盾的,如果想月季成为真正的月月红,且本身种有较多棵,总有几棵同时开,不担心花的话,那么这是一个好的选择。此时不需要强剪,只做轻剪,修掉弱枝,稍微的进行中剪,以养壮主枝为主,那么随着抽笋,会有越来越多的粗壮主枝,而这些主枝上能让更多的芽点,也能萌发出较好的枝条,同时来促使更多时间有更多的花朵绽放。
1).冬季强剪并非是必须的。
2).月季一般能承受-15度左右,低于这个温度还是在近春回暖再剪,方便养护。
3).偏冷地区,月季还是需要保暖,泥土上覆盖点东西(枯草等)近根位置保护一下。